尊敬的用户: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企业经营医疗器械提供相关经营资质,谢谢配合!
找维修
找配置
找授权
找证件
找寰熙
一:临床应用:
● 足底压力异常是足溃疡的重要危险因素
● 关节活动受限和足畸形影响足底压力的变化
● 神经病变与足底压力:相关研究发现糖尿病神经病变与足底压力增高相关联,不同形式的神经与足底压力的关系有所区别。
● 胼胝与足底压力:足底压力增高,角化细胞的活性增加,局部形成胼胝。
● 体重与足底压力:体重是足底压力增加的危险因子。
● 足底压力与运动神经病变:
正常时,足趾可承受人体施加于足部重量的30%,在某些情况下可增加到50%;
发生严重的爪形趾后,足趾既不承受重量,从而增加跖骨头的负荷。
在糖尿病性神经性病变时,跖骨头下和足跟下的脂肪垫萎缩,使这两处的压力增高,糖尿病足部溃疡90%发生于受压*大的部位。
糖尿病患者足部皮肤层纤维和弹力纤维等的改变,使组织曾厚僵硬等可进一步引起关节活动受限,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受压极易导致溃疡的发生。
表现为足的内附肌无力,使长屈肌和伸肌肌腱不平衡,从而导致典型的弓形足,足趾呈爪形、爪形足趾使位于跖骨头下的脂肪垫向远侧移动,减弱趾骨头下的脂肪垫向远侧移动,减弱趾骨头下的支撑作用。
夏科氏关节(Neurotrophic Arthropathy)主要表现为骨的碎裂,关节半脱臼或全脱臼。碎裂的小骨块一般密度较高,附近关节结构不清。糖尿病夏科氏关节以跖附骨关节多见,跖骨间关节也不少见。所以表现为足底压力异常。
运动神经受累时有不同程度肌力减退,晚期有营养不良性肌萎缩。在步态上也能显示为步态异常。
●足底压力与神经营养障碍性溃疡
神经营养障碍性溃疡主要为保护性感觉丧失和受压引起。但患者血供正常,多发生于足底,相当于第1、2和第5趾骨处。其特征为溃疡较深,周围有增厚的角化组织,底部呈淡红色,容易出血,无疼痛,患足温暖(热足)并可扪及动脉搏动。通过1、2 、5趾骨的风险压力测定,可以早期发现糖尿病足的风险因素。
临床证实:对于糖尿病足的早期发现,足底压力平板筛查很有意义
二.临床结果:
静态时后足压力高于前足,并明显高于足趾压力,动态时前足峰值压力高于后足,而前足的各跖骨头区峰值压力之间无明显差异。重心轨迹始于足跟中心,经足心到第二趾,基本成一直线。
正常人的静态纪平步时足底压力是分析和衡量一长足地应力和步态的基础。为早期发现糖尿病神经病变所导致的足底压力异常分布提供了正常参考数值。
足底压力异常增高,机械压力直接破坏组织。压力增高使足底毛细血管闭塞、破坏。反复、持续的机械压力使组织发生无菌性、霉性自溶。
筛查高危人群,防患于未然。诊断糖尿病足,及时发现问题。指导治疗,协助制定矫治方案,指导个性化鞋垫设计。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结合血管病变,将导致患者足部皮肤感觉减退、组织弹性下降、增生,造成足底局部压力增高和异常分布,等一系列的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
足底压力改变是预测糖尿病足溃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性高达70-90%。因此,早期足底压力评估对发现糖尿病足的高危人群具有重要意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缓解异常增高和异常分布的足底压力,可有效预防糖尿病足部溃疡发生。
还有研究显示,糖尿病尿病足底压力增高与Romberg's sign,皮肤角化过度,跖趾关节角度,振动觉阈值显著增高,尼龙丝检查不敏感等相关。
三:国内临床研究资料:
摘自:严励、肖辉盛、张思量、陈黎红、杨川、王永慧、李静、程桦《中国正常人和糖尿病人足底压力的测定》————————中山大学附属二院内分泌科
足生物力学异常是DM神经病变的常见结果,并导致足底压力异常。保护性感觉丧失→损伤,足畸形→步态异常,足和踝关节运动受限,胼胝→生物力学改变→足底压力异常。
糖尿病足的主要危险因素。
1.神经病变:失去自我保护机制→损伤→肌肉萎缩→局部压力↑→溃疡。皮肤干燥→皲裂 →伤口→感染。运动神经→肌肉萎缩→趾骨畸形、步态异常→局部压力升高↑。前足(趾骨头下)纤维脂肪垫前移。
2.关节活动受限→糖尿病人足底压力增高的原因。
3.足畸形 第五趾外翻:压力升高1.5倍,趾骨头突出:将承重由第一趾转移至趾骨头。
4.足底软组织厚度 足底压力峰值强有力的预测因素。
5.胼胝 lawerence 有胼胝者压力增高2.4倍。
6.骨折 导致足承重和承重传递的改变。
7.截肢 改变了足的结构、功能、压力分布。第一趾截去→第二、三趾关节活动度下降→局部压力升高→新溃疡形成。
8.水平剪切力 在步行过程中,足底与鞋面或地面之间因滑动的水平方向的作用力
总结:足底压力升高促使溃疡发生的机制:
直接破坏组织
使足底毛细血管闭塞,组织缺血
反复持续的机械压力使组织发生无菌性自溶
足底压力测定和步态分析可预测溃疡发生的危险性,并为矫形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