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闪烁探测器
它由闪烁体(荧光体)和光电倍增管两部分组成。闪烁体有固态、γ射线探测仪闪烁探测器液态、气态三种,可分为有机闪烁体和无机闪烁体。
NaI(Tl)型闪烁体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无机晶体,它以微量铊作为激活剂,它的单晶具有非常好的透明度,NaI(Tl)晶体密度大,约3.67g/cm3;平均原子序数较高,为32左右。所以它对γ射线或X射线的阻止本领大,是对γ射线或X射线探测效率极大的一种闪烁体。对于大晶体,若记录能量为1MeV的γ光子,效率可达百分之几十。它的发光时间极短,仅为10-7s。因而最大计数率可达105脉冲/s,常用于测量γ射线。当用于测量X射线时,可将NaI(Tl)做成薄晶体。
碘化铯(CsI(Tl))晶体的密度及有效原子序数比NaI(Tl)大,γ射线探测仪闪烁探测器故其探测效率较NaI(Tl)高,它的发光持续时间比NaI(Tl)长,也是一种探测γ射线(X射线)的闪烁体。它的最大特点是不怕潮解,很适合地质工作,由于CsI(Tl)成本高,实际应用还不普遍。
塑料闪烁体是在一定温度下使用有机闪烁体作溶质、塑料作溶剂聚合而成的。它既具有无机晶体的特点(发光时间短,在空气中不潮解,可探测中子等),又易制造,易做成各种形状。在射线照射下转换效率稳定。故在多数情况下有机晶体均可用塑料闪烁体代替。因此,它广泛用于探测重粒子及部分γ射线。
液体闪烁体是有机闪烁体溶于甲苯等有机溶液中制成的。它的体积可做得很大,因此其探测灵敏度很高。
锗酸铋闪烁体BGO,密度大,对γ射线的探测灵敏度很高,对于天然放射性核素放射出的1~3MeV的γ射线有特别高的探测效率。对于214Bi的1.76MeVγ射线比相同尺寸的NaI(Tl)高6.6倍;对于钍的2.62MeV高7.5倍。化学稳定性好,不潮解,易加工成型,最大荧光波长为480nm。光输出较低,相当于相同尺寸NaI(Tl)的8%~16%。对于0.661MeV能量的γ射线能量分辨率为13%,NaI(Tl)为9%。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系数为-0.01~0.015/℃。
溴化镧LaBr3(Ce)闪烁体探测器是近几年研制的一种探测器,它对662KeV137Cs的全能峰的能量分辨率约为3%,优于LaCl33.3%的能量分辨率,更远远优于NaI(Tl)晶体6%~7%的能量分辨率;同时相对于传统闪烁体探测器,LaBr3(Ce)闪烁体具有更高的光效率和更好的能量分辨率等优点,是γ能谱仪发展的一个方向。
光电倍增管是闪烁探测器的最重要部件之一。γ射线探测仪闪烁探测器其组成部分是光阴极和倍增电极,光阴极的作用是将闪烁体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倍增电极则充当一个放大倍数大于106的放大器。光阴极上产生的电子经加速作用飞到倍增电极上,每个倍增电极上均发生电子的倍增现象,倍增极的倍增系数与所加电压成正比例,所以光电倍增管的供电电源必须非常稳定,保证倍增系数的变化最小。在没有入射的射线时,光电倍增管自身由于热发射而产生的电子倍增称为暗电流。用光电倍增管探测低能核辐射时,必须减小暗电流。保持测量空间环境内较低的室温,是减小光电倍增管暗电流的有效方法。
合规既生命!
Copyright © 2009-2020 huanxi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沪ICP备10211914号 沪公安网备: 31019002000128
电子营业执照: 91310116550009229L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 (沪)-非经营性-2019-0011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沪宝食药监械经营许20210134号 沪宝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016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341688 浙械广审(文)第260817-00667号
知识产权侵权投诉: 寰熙不生产医疗产品,所有产品均来自于各产品的生产厂商、代理商、经销商,如有侵权请联系:400-034-1688,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