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验光仪作视功能检测
一、 隐斜的测定:
Von Grafe技术测定水平隐斜和垂直隐斜
步骤:1、综合验光仪上放置原矫正处方,远用瞳距,双眼为与“O”位,右眼前放置12个棱镜度底朝内;左眼前放置6个棱镜度底朝上。
2、用0.6到0.8的单个视标。
3、询问被测试者是否看到两个视标,一个位于右上,一个位于左下。
4、如果被测试者只看到一个视标,检查是否有单眼遮盖或视超出视野范围,
5、如果视标超出视野范围,适当减小棱镜度数。
6、如果视标位于左上和右下则增加底朝内的棱镜度数,直至视标位于右上和左下。
A、 测定水平隐斜:
指导被测试者注视左下方的视标并保持视标的清晰,告诉被测试者同时注意上方的视标,你会移动上方的视标使其向下方的视标靠近,直至两个视标在垂直上对齐成直线。以每秒两个棱镜度的速度往外移动底朝内的棱镜,直到被测试者报告两个视标垂直成一直线,记住此时的棱镜度数和底的方向。沿同一方向继续移动棱镜,直至被测试者报告视为左上和右下,往相反方向移动棱镜,直至两个视标在垂直上重复对齐同直线记住此时的棱镜度数和底的方向,如果上一步骤中两次测量的结果相差小于3个棱镜度取测量平均值为最终结果。如果相差大于3个棱镜度重复测量。
B、 测量远垂直隐斜:
与测量水平隐斜的步骤相同步骤:
1、综合验光仪上放置原矫正处方,远用瞳距,双眼为与“O”位,右眼前放置12个棱镜度底朝内;左眼前放置6个棱镜度底朝上。
2、用0.6到0.8的单个视标。
3、询问被测试者是否看到两个视标,一个位于右上,一个位于左下。
4、如果被测试者只看到一个视标,检查是否有单眼遮盖或视超出视野范围,5、如果视标超出视野范围,适当减小棱镜度数。
6、如果视标位于左上和右下则增加底朝内的棱镜度数,直至视标位于右上和左下。
指导被测试者注视右上方的视标并保持视标的清晰,告诉被测试者同时注意下方的视标,你会移动下方的视标使其向上方的视标靠近,直至两个视标在水平上对齐成直线。以每秒两个棱镜度的速度往下移动底朝上的棱镜,直到被测试者报告两个视标水平成一直线,记住此时的棱镜度数和底的方向。沿同一方向继续移动棱镜,直至被测试者报告视为左上和右下,往相反方向移动棱镜,直至两个视标在水平上重复对齐同直线记住此时的棱镜度数和底的方向,如果上一步骤中两次测量的结果相差小于3个棱镜度取测量平均值为最终结果。如果相差大于3个棱镜度重复测量。
远隐斜的测量正常值:
远水平隐斜:1△XP(外隐斜)(±3△)
1△XP(内隐斜)(±3△)
远垂直隐斜:0(正位)
二、 Von Grafe技术测定近水平隐斜和垂直隐斜(方法和远测量基本相同)
近瞳距,右眼前放置12个棱镜度底朝内,左眼前放置6个棱镜度底朝上,近用视标放在40厘米处,用单行和单列视标。
近隐斜的测量正常值:近水平隐斜:3△XP(外隐斜)(±3△)
老视者:8△XP(内隐斜)(±3△)
近垂直隐斜:0(正位)
隐斜的测定还可用马氏杆或交叉图表进行。
三、远水平性集合和发散功能检测
集合:为在底朝外棱镜刺激情况下,双眼向内的能力。
发散:为在底朝内棱镜刺激情况下,双眼向外的能力。
步骤:1、综合验光仪上放置原矫正处方,远用瞳距,双眼为与“O”位,最佳远视力上一到两行的单列视标,在双眼前放置旋转棱镜,棱镜度为0。
要求被测试者用双眼注视视标,应看到单独清晰的视标。如果被测试者看到两个视标,则终止测试记录复视。
该检要求:被测试者注视视标并保持清晰同时能够说出:如:目标变模糊(模糊点)、目标变双(破裂点)、目标重新又变成一个(恢复点)。
先测发散功能:以每秒1个棱镜度的速度在双眼前逐渐增加底朝内的棱镜,并记录被测者的主诉:目标变模糊(模糊点)、目标变双(破裂点)、目标重新又变成一个(恢复点)时双眼前放置的总的棱镜度数,以相同的方向或破裂点在稍增加棱镜度数,反方向逐渐减少棱镜度数,直至被测者报告目标变成一个(恢复点)此时记录双眼前放置的总棱镜度数
再测集合功能:在双眼前同时增加底朝外的棱镜,记录被测者的主诉:目标变模糊(模糊点)、目标变双(破裂点)、目标重新又变成一个(恢复点)时双眼前放置的总的棱镜度数,以相同的方向或破裂点在稍增加棱镜度数,反方向逐渐减少棱镜度数,直至被测者报告目标变成一个(恢复点)此时记录双眼前放置的总棱镜度数
远水平性集合和发散正常值
Morgan(临床成人):
BI(底朝内):X/7/4 标准差:X/3/2
BO(底朝外):9/19/10 标准差:4/8/4
四、近水平性集合和发散功能检测:
步骤:1、综合验光仪上放置原矫正处方,近用瞳距,双眼为与“O”位,近视力表为于40厘米处,在双眼前放置旋转棱镜,棱镜度为0。
要求被测试者用双眼注视视标,应看到单独清晰的视标。如果被测试者看到两个视标,则终止测试记录复视。
先测发散功能:以每秒1个棱镜度的速度在双眼前逐渐增加底朝内的棱镜,并记录被测者的主诉:目标变模糊(模糊点)、目标变双(破裂点)、目标重新又变成一个(恢复点)时双眼前放置的总的棱镜度数,以相同的方向或破裂点在稍增加棱镜度数,反方向逐渐减少棱镜度数,直至被测者报告目标变成一个(恢复点)此时记录双眼前放置的总棱镜度数
再测集合功能:在双眼前同时增加底朝外的棱镜,记录被测者的主诉:目标变模糊(模糊点)、目标变双(破裂点)、目标重新又变成一个(恢复点)时双眼前放置的总的棱镜度数,以相同的方向或破裂点在稍增加棱镜度数,反方向逐渐减少棱镜度数,直至被测者报告目标变成一个(恢复点)此时记录双眼前放置的总棱镜度数
Morgan(临床成人):
BI(底朝内):13/21/13 标准差:4/4/5
BO(底朝外)17/21/11 标准差:5/6/7
五、立体视功能检测:
检测粗的立体功能:
步骤:综合验光仪上放置原矫正处方,远用瞳距,双眼前放置偏振片“P”立体视标如
指导被测试者注视圆点,询问是否看到圆点上下各有1条竖线,以及竖线和圆点的关系,有立体视者会看到如:图2的视标。
六、Worth 四点检查融合功能:
检测感觉融合功能
步骤:综合验光仪上放置原矫正处方,远用瞳距,右眼前放置红色滤光片“RL”
左眼前放置绿色滤光片“GL”。显示视标(图3),询问被测试者看到几个视表,图3为正常融合。
七、像大小测定:
用于检测双眼屈光参差时双眼像的大小。
步骤:综合验光仪上放置原矫正处方,远用瞳距,双眼前放置偏振片“P”
1、测水平像不等:显示视标图:
询问被测试者是否看到一个中心有两个框,并比较两侧框的大小,每差一条线像就相差百分之3.5。
2、测垂直像不等
步骤:综合验光仪上放置原矫正处方,远用瞳距,双眼前放置偏振片“P”
显示视标图:
询问被测试者是否看到一个中心有两个框,并比较两侧框的大小,每差一条线像就相差百分之3.5。
如果双眼的像差大于百分之5,用框架就不是最好的选择方法了,可能要配戴隐形眼镜。
合规既生命!
Copyright © 2009-2020 huanxi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沪ICP备10211914号 沪公安网备: 31019002000128
电子营业执照: 91310116550009229L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 (沪)-非经营性-2019-0011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沪宝食药监械经营许20210134号 沪宝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016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341688 浙械广审(文)第260817-00667号
知识产权侵权投诉: 寰熙不生产医疗产品,所有产品均来自于各产品的生产厂商、代理商、经销商,如有侵权请联系:400-034-1688,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